艺术硕士(广播电视)135105
(bevictor伟德官网)
一、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播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广播电视创作制作技能及良好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文化艺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广播电视领域多类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广播电视专业创作和制作机构、艺术团体、院校、文化馆站、各类新媒体和文艺研究等单位,以及政府文化行政等部门培养能够胜任本专业领域创作、制作、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复合人才。
二、基本素养与职业能力
(一)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良好的政治素质及政策水平;遵守法律法规,恪守社会公德、广播电视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具有强烈的时代认知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守文化传承与引领的正确价值导向,敢于创新,敏于实践,勇于担当。
(二)具有广博的人文艺术素养、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广播电视专题策划、音视频节目制作以及新媒体影视艺术产品生产技能,可以独立完成各类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编导创作、戏剧影视编剧等工作。
(三)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必要的对外交流。
(四)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五)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一)编剧(影视创作)
(二)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作)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月。对提前完成规定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研究生,按相关规定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五、培养方式
(一)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员工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
(二)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训练及创作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三)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
(四)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吸纳校内外双导师制度。
(五)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研究生课程分学位类和非学位类两种,本专业公共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为学位类课程,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为非学位类课程,除公共选修课外18个学时计1学分。
七、专业实践要求
(一)广播电视编导方向为纪录片、专题片、单本影视剧、符合播出标准的文化综艺类视听节目或系列短视频的任意一种,总时长不得少于25分钟,允许为电视台、网络公开播映的署名作品。答辩时提交创作相关文字稿件;动画类作品的长度一般在10分钟以上,允许为电视台、网络公开播映的署名作品。答辩时提交创作相关文字稿件。编剧方向完成30000字以上的剧本作品(或影视类小品、剧本核心片段创作),答辩时提交创作相关文字稿件。
(二)作品的选题内容要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国家立场与党性原则,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题要突出现实性,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三)鼓励作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岭南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内容为创作题材。
八、其它培养环节
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实践共10学分。
(一)专业实习:4学分
深入本专业企事业单位实习不少于6个月,须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结束(不迟于第五学期第16教学周)提交实践报告(3000字左右),指导教师进行评价鉴定。
(二)学术研究:2学分
可参加2次专业学术会议并提交2篇学术论文,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三)社会实践:2学分
参与调研或比赛活动2次以上,或获奖1次以上。相关内容应与专业实践、专业创作有关。
(四)学年实践:1学分
填写中期考核表,完成学位中期考核。
(五)教学实习:1学分
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和作品创作工作,或参与本科公司产品辅导工作等。不少于20学时。
各实践环节须达到学分要求,在第五学期末考核。
九、考核方式及要求
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经考核合格,学位类课程达到70分以上可获得学分,其他类课程达到60分以上可获得学分。
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生,应补修 2门本科主干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具体是《广播电视导论》《艺术概论》,补修方式为自修。补修课程按照该门课程本科教学大纲要求考试方式进行,达到60分为合格,不记学分,应补修而未补修或者补修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十、毕业学分及要求
毕业要求总学分应修满 51 学分,其中课程41学分(公共选修课应修2学分,其中研究生体育必修),其它培养环节10学分。研究生修满学分,完成必修环节,中期考核合格,完成毕业作品与论文并通过毕业答辩的,方可毕业。
十一、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包括毕业作品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两部分组成的毕业考核。毕业考核总成绩计算方法为:毕业作品展示占 70%、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占 30%。毕业作品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六学期同时进行。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包括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资格审查、论文初评、重复率检测、盲审、答辩等环节。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不含谱例、图表),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畴,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学位论文应与毕业作品展示内容紧密结合,须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的问题思考、案例分析、有益探索、方法研究等进行分析和阐述。
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进度:根据导师要求按时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开题后3-6个月内参加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第五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初稿,第六学期初提交学位申请,参加资格审核,提交学位论文定稿。学位论文通过重复率检测、盲审等环节后,研究生可申请答辩。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应持续修改完善论文。
研究生按照培养方案要求,修满课程学分和其它培养环节学分,学位类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中期考核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性要求、质量要求见《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则》等文件,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工作按学校《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学位授予规定》《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学术学位硕士论文工作细则》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工作细则》等相关规定执行。
十二、教学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任课教师 | 开课单位 | 考核方式 |
公共学位课 | Z2203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课程组 | 马克思主义 公司 | 考试 |
Z7201001 | 基础英语 | 54 | 3 | 1 | 课程组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
Z7201002 | 艺术美学 | 36 | 2 | 1 | 房 默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试 | |
专业必修课 | Z7203001 | 影视产业概论 | 36 | 2 | 1 | 贾 毅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试 |
Z7203002 | 广播电视前沿 | 36 | 2 | 1 | 叔翼健 张 琦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试 | |
Z7203003 | 艺术创作方法 | 36 | 2 | 2 | 王琳艳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试 | |
Z7203004 | 视听语言 | 36 | 2 | 1 | 周 敏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试 | |
Z7203005 | 微电影创作 | 54 | 3 | 2 | 曾严彬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试 | |
Z7203006 | 视听传播研究 | 36 | 2 | 2 | 张 琦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试 | |
Z7203007 | 影视摄影与摄像 | 54 | 3 | 1 | 窦国昊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试 | |
影视制作方向专业必修课 | Z7202001 | 短视频创作与实践 | 54 | 3 | 2 | 周 敏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Z7202002 | 影视声音创作与实践 | 36 | 2 | 1 | 彭碧萍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Z7202003 | 影视后期特效 | 54 | 3 | 2 | 朱海澎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影视创作方向专业必修课
| Z7202004 | 影视写作(含学术论文写作专题) | 54 | 3 | 1 | 张丽凤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Z7202005 | 影视作品改编研究 | 36 | 2 | 2 | 房 默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Z7202006 | 场景创作训练 | 54 | 3 | 2 | 王晨希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专 业 选 修 课
| Z7202007 | 视听节目主持 | 36 | 2 | 3 | 郭丽莉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Z7202008 | 影视制片管理 | 36 | 2 | 3 | 曾宪扬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Z7202009 | 影视表演创作与 实践 | 36 | 2 | 3 | 马琪君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Z7202010 | 动画创作 | 36 | 2 | 3 | 袁浩鑫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Z7202011 | 电视综艺节目专题 | 36 | 2 | 3 | 张 琦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Z7202012 | 视听产品营销 | 36 | 2 | 3 | 黄 翔 徐嘉徽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Z7202013 | 湾区影视产业专题 | 36 | 2 | 3 | 庞艳芳 朱海澎 贾毅 | bevictor伟德官网 | 考查 | |
公共选修课 | Z220400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选1) | 18 | 1 | 1 | 课程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查 |
Z2204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2选1) | 18 | 1 | 1 | 课程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查 | |
Z8104003 | 研究生体育 | 36 | 1 | 2 | 课程组 | 体育教学部 | 考查 | |
其它培养环节 |
| 艺术实践活动 | 10学分 | |||||
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 《广播电视导论》《艺术概论》 | |||||||
总学分 | 51学分 |
附录:必读书目(含经典著作、专业文献和专业学术期刊),不少于20种。
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傅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孙春英:《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刘京林主编:《发展、融合与传播心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
易前良:《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源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蒋原伦:《媒介文化十二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潘知常、孔德明:《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项仲平:《电视节目策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雷蔚真:《名牌栏目的策略与衍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童宁:《电视节目结构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袁靖华:《电视节目模式创意》,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0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年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法)J.J 德卢西奥•耶:《视觉美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
(英)阿瑟•英格兰德:《电视影片的摄制》,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英)卡雷尔•赖兹:《电影剪辑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美)戴尔•牛顿,约翰•加斯帕尔:《低费用电视电影拍摄101》,重庆出版社,2007年
(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
(法)马尔丹:《电影的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
(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匈)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美)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美)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美)克莉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专业期刊:
1.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卷》
2.《电视研究》
3.《中国电视》
4.《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5.《当代电视》
6.《电影艺术》
7.《当代电影》
8.《世界电影》